搪瓷和陶瓷的區別是什么
搪瓷,它是將無機玻璃質材料通過熔融凝于基體金屬上并與金屬牢固結合在一起的一種復合材料。它主要有兩個組成部分:搪瓷用的金屬材料 和瓷釉(無機玻璃質材料)。簡單的說,搪瓷是在金屬表面涂覆一層或數層瓷釉 ,通過燒成,兩者發生物理化學反應而牢固結合的一種復合材料。這樣做最大的好處是,耐腐蝕。比較常見的如什么搪瓷炒鍋,搪瓷臉盆等,而工業用一般如什么搪瓷標牌、搪瓷反應釜等。
而陶瓷其實是陶器和瓷器的總稱。陶瓷的傳統概念是指所有以粘土等無機非金屬礦物為原料的人工工業產品。簡單的說陶瓷是把粘土原料、瘠 性原料及熔劑原料經過適當的配比、粉碎、成型并在高溫焙燒情況下經過一系列的物理化學反應,形成的堅硬物質。陶瓷有施釉與不施釉之分 。日用陶瓷就是這樣做出來的日常生活用陶瓷制品。比較常見的有什么陶瓷花瓶,陶瓷燜鍋等。由最粗糙的土器到最精細的精陶和瓷器都屬于 它的范圍。對于它的主要原料是取之于自然界的硅酸鹽礦物(如粘土、長石、石英等),因此與玻璃、水泥、搪瓷、耐火材料等工業,同屬于“ 硅酸鹽工業”的范疇。
兩者相同之處是搪瓷和陶瓷都是燒制出來的,而區別是搪瓷用的是金屬,尤其是鐵制品的表面,主要目的是防腐防銹,而陶瓷不僅是一種表面處理技術——釉料技術,主要是用陶土在比較高的溫度下處理加工制成,溫度底的(幾百度),是陶制品,溫度高的(一千度以上)是瓷制品 。所以準確的說,陶瓷和搪瓷的區別是材質和工藝都不一樣。